當歸產地篇/補血活血之王 改善四肢冰冷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胡經周、陳立凱/攝影】

甘肅四川 秦歸川歸最優

許多傳統中藥方劑,都可見當歸身影,醫藥典籍裡,有「十方九歸」之說,顯見運用廣泛。

中國大陸甘肅、四川、雲南、陝西、貴州、湖北等地都產當歸,又以甘肅南部及四川邊界岷山山區所產當歸最優,在台灣,也曾試圖引進四川當歸試種。

過去,甘肅當歸分兩路外運,一路自隴西、天水,由鐵路運集西安,稱為西歸或秦歸;另一路從白龍江水路運集重慶,加工後稱為川歸。

當歸可分為三部分:

1.根頭稱「歸頭」:補血功效最強。

2.主根稱「歸身」:當歸身可補血、和血及行血,價格最貴。

3.分枝及根梢稱「歸尾」:可用來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四肢冰冷,價格相對最便宜。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761

當歸選購篇/身大枝少 斷面柔軟者佳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胡經周、陳立凱/攝影】

1.選產地:以四川產出較優。

2.看外表:身幹大、根頭肥大、分枝少者為佳。

3.觀顏色:外皮呈金黃棕色,肉質飽滿、含有油質者佳;表皮破損、黑色則不佳。

4.視斷面:切片後的斷面呈黃白色,乾燥柔軟,帶濃郁香味;若呈褐色,即已變質,藥效較差。

5.聞味道:氣味濃香、味甜,但味道必須是純當歸味。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762

當歸保存篇/放入冰箱好,還是放在室溫好?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胡經周、陳立凱/攝影】

當歸含揮發油,保存不當易走油、吸收水分;受潮後易發霉、生蟲。達人建議放入冰箱冷藏最宜,較能保存其所含的揮發性油質;若放於室溫,會令其揮發性油質逐漸減少,而降低藥材功效。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763

當歸宜忌篇/貧血時,可以食用嗎?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胡經周、陳立凱/攝影】

宜/貧血、頭暈、末梢循環差

忌/感冒、腹瀉、腸胃炎

酌/三高患者應詢醫

貧血、血虛、頭暈頭痛、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月經不順,以及有經痛困擾的人都可食用。

不過,若正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發炎時期,或有慢性胃腸炎、腹瀉者不宜。

另外,使用當歸還是要看體質,若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實症患者,需由醫師診斷,酌量使用。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764

當歸藥性篇/血中之氣藥 能治裡急後重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胡經周、陳立凱/攝影】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肝、脾經,可以和血、散內寒,為血中之氣藥。當歸能調和血液、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四肢冰冷,常用來治療貧血,怕冷的人食用,能暖身子。

當歸為補血、活血代表藥材,婦科調經藥,幾乎都可看到當歸身影。常用來治療月經不調、行經困難、經期不準,以及產前、產後一切病症。

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有養血生肌、排膿內托、潤澤皮膚的功效,讓傷口更容易癒合,還可用於止痛、治療瘡瘍作痛。不只如此,當歸還能治裡急後重,想排便卻排不出來,當歸含有的揮發油,能潤滑腸壁,增強排便。

四物:補血的當歸,是「四物」中的一味,常用於月經異常、帶下、不孕症,以及乳腺炎、更年期障礙、各種貧血等。很多人誤以為只有女性才能吃四物,其實,四物男女皆宜。

當歸散:可養血、安胎,治療胎動不安、難產或產後諸病症。

當歸龍薈丸:瀉肝膽實火,通便及治咽喉炎、膀胱炎、尿道炎及陰道炎等。

當歸四逆湯:溫經散寒、養血通脈。

當歸補血湯:有補氣生血功效,能治產前產、婦人諸病。

當歸常見於中藥方劑,作為「帶路」之用,效果加乘。當歸加黃耆,加強補血功效;與川七搭配,行血作用更強。

除了入藥,當歸還是藥膳的要角,它獨特的濃醇辛香,讓當歸鴨、當歸豬腳,還有當歸羊肉更添美味。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765

文章標籤

晶懋(大直)衛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耆產地篇/補氣諸藥之最 台灣極少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徐兆玄、陳立凱/攝影】

黃耆有「補氣諸藥之最」的美譽,是藥膳裡常用藥材之一。台灣市售黃耆,九成五以上來自中國大陸,台灣產量極少。

黃耆有北耆、晉耆之別,前者為傳統中藥典籍裡提到的黃耆,常用來入藥;後者又稱紅耆,價格較便宜,台灣市面上,紅耆較多見。

北耆:主要產自蒙古、吉林、河北等地,外表皮顏色呈淡褐色,較為光滑。橫斷面呈黃白色,中心則為淡黃色,靠鼻細聞、嘗起來有些許甜味。

晉耆:甘肅、四川等地生產,有黃棕色或紅棕色的外表皮,質地較北耆來得堅硬,橫斷面為淡黃色,嚼起來有點豆腥味。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624

黃耆藥性篇/加當歸 很好的補血湯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

黃耆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它跟黨參、人參一樣,同屬補氣藥,價格卻便宜多了。

「本草綱目」提到,「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古人甚至認為,黃耆「小人參也」。

古籍載,黃耆能補氣升陽,對於胃下垂、肺氣不夠、子宮下垂等陽氣不足、中氣下陷者,可吃黃耆補元氣。

除了補氣,黃耆還能益衛固表、托瘡生肌,以及利水消腫。

容易感冒,遇風易打噴嚏、流鼻水的體虛之人,黃耆能增強免疫力;若癰疽日久不潰、瘡口不收,黃耆有助於發炎組織發散、傷口癒合。

另外,因黃耆有消渴、生津液的功效,糖尿病患可使用,還能增強抵抗力。高血壓患者視體質使用黃耆,也可降血壓。

知名藥方「補中益氣湯」裡,就有黃耆,用來治療易疲倦、元氣不足,以及中氣下陷引起病症。

想提升免疫力,或臉色蒼白、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則可使用玉屏風散,裡頭除了黃耆,還有白朮、防風。黃耆、白朮加茯苓,則能利水消腫。

風行一時,不少人都喝過的「安迪養生湯」,用的就是黃耆、枸杞加紅棗。黃耆能補氣,枸杞可養肝、明目,免疫功能較差、容易疲倦,以及眼睛常酸澀的電腦族,很適合飲用。

糖尿病患:若想消渴,可以黃耆、山藥、葛根,加點中藥材生地食用。

水腫困擾:可以黃耆、薏仁及杜仲熬水後飲用,利水又補氣。

黃耆加當歸,則是很好的補血湯,除了最簡單煮水後飲用,還可以燉雞湯及豬心。不過,這兩種藥材屬性皆偏溫,可以加五味子或酸棗仁,用以治療氣血虛、心悸或夜裡睡不好。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625

黃耆宜忌篇/容易疲倦時,可以吃嗎﹖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

宜/易倦、四肢冷、常感冒

忌/感冒、腸胃炎、高血壓

能補氣、益衛固表的黃耆,很適合容易疲倦、喘,以及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容易感冒的人使用。

不過,感冒、胃腸發炎等急性感染、發炎時期,不宜使用黃耆。陰虛陽亢型的高血壓患者,容易失眠、臉紅、口乾舌燥,則不適合吃黃耆。

另外,黃耆雖能治療暗瘡,卻不適用於紅腫熱痛時;常便秘、失眠、嘴破及煩燥的陰虛火旺體質者,也不宜用黃耆。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626

黃耆選購篇/嗅味 就可以選出優質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

1.外表:乾燥無受潮變色、皮光滑、皺紋少、呈色自然。斷切片大片為佳,若大片卻質地鬆散,可能是壓扁過的。

2.氣味:要帶著自然的藥材甘甜香氣,無腥臭味。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627

黃耆保存篇/兩大訣竅 存放久久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

1.避免受潮:保存黃耆首要避免受潮。先將黃耆以紙張包起,再放入密封夾鏈袋或是罐中,避免接觸空氣。

2.去除濕氣:若黃耆有受潮的跡象,可將黃耆放在平底鍋中,以小火慢慢烘熱或是入烤箱去除濕氣即可。但若黃耆已發霉,則不可再食用。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628

文章標籤

晶懋(大直)衛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枸杞產地篇/新中國藥典 只刊寧夏品種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劉學聖、陳立凱/攝影】

枸杞又稱枸杞子,是茄科植物枸杞的果實。中國大陸寧夏,不只種植歷史最久,加上地理條件好,生產的枸杞,不只色艷、粒大、肉厚皮簿,甜度也相對高。

因為寧夏生產的枸杞,是唯一被記載入新中國藥典的枸杞品種。不只如此,新疆、清海、甘肅等地,也都有生產枸杞。

藥食兩用的枸杞子,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能明目,但事實上,葉子及根的皮也都是中藥材,前者是天精草,後者叫地骨皮。枸杞可說全身都是寶,藥用價值很高。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497

枸杞藥性篇/補氣也補血 補陰又補陽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劉學聖、陳立凱/攝影】

枸杞味甘、性平,入肝、腎、肺經。中醫很早就有吃枸杞養生的說法,常吃枸杞可以堅筋骨、輕身不老,還能耐寒暑,自古就視為滋補養身的上品,可以延衰抗老。

不只如此,古籍「本草匯言」裡還提到,枸杞「使氣可充,血可補,陽可生,陰可長,火可降,風濕可去,有十全之妙用。換句話說,吃枸杞不只能補氣、補血,既補陰又補陽。

「本草綱目」談到枸杞主要功效,能「滋腎、潤肺、明目」。因為能滋腎,有益於生殖系統,還能治腎陰虛、肝血不足引起的腰膝痠軟。古人甚至有「離家千里,不吃枸杞」的說法。

枸杞可以明目,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眼睛容易酸澀不適的人,不妨多吃一些枸杞,像枸杞蒸蛋,煎豆腐、炒青菜時也可以撒一些枸杞,都是很簡單的食療。

著名方劑杞菊地黃丸,能滋腎養肝,枸杞就是主要藥材之一;七寶美髯丹、清宮壽桃丸裡,也都有枸杞。

除了枸杞子,枸杞的葉及根,全是中藥材,古籍記載,春採枸杞葉,名天精草;夏秋吃枸杞子;冬天採根,即地骨皮。

天精草味甘苦、性涼,能補虛益精、清熱明目、生津補肝,最簡單的吃法就是煮成蛋湯。不過,腹瀉時暫不要吃,體質虛寒者也不宜食用。味甘、性寒的地骨皮,有清熱、瀉肺火及涼血功效,可治更年期煩躁、失眠。像四物湯,就可以加入地骨皮、牡丹皮一起使用。

枸杞不只常入藥,一年四季都可吃,冬天適合煮粥,夏天則能泡茶飲用,還有人拿來泡酒,養生湯也常用。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498

枸杞選購篇/4大重點 辨真偽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劉學聖、陳立凱/攝影】

看外觀:以粒大、肉質厚、子少者為佳。

看顏色:千萬別被鮮紅的色澤給騙了,太鮮紅的枸杞,可能是染出來的,最好選擇紅色或紫紅色的。天然未經染色的枸杞,顏色會略有差異,若一模一樣,也要提防是染色。染過的枸杞怕水,下水清洗,水色會變紅。

看蒂頭:要分辨染色的枸杞,還可以看蒂頭,正常的枸杞蒂頭應該是黃色或白色,而非紅色;染色的枸杞感覺較濕潤,沒染的相對較乾。

聞一聞:若有刺鼻的嗆味,可能經硫磺熏過。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499

枸杞宜忌篇/感冒、發燒可以吃嗎﹖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劉學聖、陳立凱/攝影】

宜/藥食皆宜 任何體質都適食

忌/感冒、發燒、常腹瀉者避食

枸杞藥食皆宜,質潤氣和,任何體質都可食用。不過,正於於感冒發燒,或經常腹瀉的人,應避免食用。

有明目功效的枸杞,很適合用眼過度的現代人吃,老人家視力衰退,看東西霧茫茫,更適合食用。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500

文章標籤

晶懋(大直)衛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棗產地篇/生津潤膚補血 中藥方劑常客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徐世經、杜建重/攝影,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 張家蓓,示範達人/養生藥膳專家 郭月英】

山東、新疆…九成九來自中國

紅棗又名大棗,跟桃、李、梅、杏並稱為五果,食用歷史非常悠久。不只如此,它還是進補時常用的藥材,許多養生料理都使用紅棗入菜。

市面上近九成九的紅棗都來自中國大陸,台灣出產的新鮮紅棗,產量非常稀少,苗栗縣公館的栽植面積最大,每年七月中旬起,就開始進入紅棗採收期。

因為台灣紅棗產量少,加上市售紅棗都是乾品,不少人不曉得紅棗可鮮食,當成水果吃,也可以製成蜜餞;在中國大陸,紅棗還可以浸泡在白酒裡,製成紅棗酒。

棗的品種繁多,大小不一,在中國大陸,山東省沾化縣的冬棗頗富盛名,果大脆甜,但貯存不易;新疆樓蘭的紅棗甜度高,掰斷時甚至會「牽絲」,也因此易遭蟲蛀。

大棗因炮製方式不同,有紅棗、黑棗之別,前者直接曬乾製成,可補脾胃;後者多了一道煙火燻烤的步驟,甜度比紅棗高,有補血功效。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281

紅棗選購篇/5撇步 教你有籽、還是無籽好﹖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徐世經、杜建重/攝影,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 張家蓓,示範達人/養生藥膳專家 郭月英】

● 看外形:色紅、肉厚、飽滿油潤者佳。

● 看顏色:最忌鮮艷,以免買到染色產品;染色紅棗浸泡水中,水色會變紅。

● 看包裝:市售紅棗有零售及一斤裝,原則上以封好、一斤透明包裝為優,可直接看到紅棗有無發霉,或放過久而致乾扁,且必須附註保存期限。

● 保存方法:紅棗多是進口,台灣近年也有小量生產;購買時以曬乾為優,保存較容易;開封後,務必放入冰箱冷藏。

● 有籽為佳:市售紅棗有去籽、有籽兩類,使用效果無明顯差異,但去籽的紅棗中間易藏汙納垢、孳生小蟲,不易久存也不易清洗,較不建議。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281

 

紅棗藥性篇/補中益氣健脾 能治氣血虧虛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徐世經、杜建重/攝影,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 張家蓓,示範達人/養生藥膳專家 郭月英】

味甘、性溫的紅棗,早在「詩經」裡就有記載。李時珍「本草綱目」裡提到,紅棗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能用來治療脾虛弱、氣血虧虛等疾病。

紅棗能補脾、補血,口乾舌燥的人食用紅棗,可以生津液。紅棗還可以潤澤皮膚,因此,民間有「一天吃三棗,一輩子不嫌老」的說法。食欲不振、低血壓人,都可以適度吃一些紅棗。

很多中藥方劑,都添加了紅棗。著名的「甘麥大棗湯」,除了甘草、浮小麥,還有紅棗,可以治療更年期睡眠障礙、煩躁;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桂枝湯裡,都有紅棗。

補血藥裡,也常添加紅、黑雙棗,一方面可以增加甘甜味,讓中藥湯劑更容易入口,還能加強補血功效,像補血用的四物湯,在當歸、川芎、白芍及熟地黃之外,還可額外添加紅、黑棗。

不只如此,白木耳、燕窩、雪蛤這類燉煮後會生黏液的藥材,與紅棗同燉,可縮短燉煮時間,也有助黏液吸收。

因紅棗無毒,在中藥方劑裡,它不只有療效且被廣使用,還是很好的「調味劑」,除了治療感冒的苦寒藥方外,幾乎都可添加紅棗。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339

 

紅棗宜忌篇/生理期可以吃嗎﹖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徐世經、杜建重/攝影,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 張家蓓,示範達人/養生藥膳專家 郭月英】

宜/形體瘦、脾胃差、病初癒

忌/發燒者、易脹氣、生理期

因紅棗能治脾虛弱、氣血虧虛,能肥健人,適合形體消瘦、脾胃功能不好,以及需要補血、養血的人食用。大病初癒,也可吃紅棗恢復食欲。

儘管紅棗能調和百藥,但發燒時、體質濕熱的人,不宜食用;胃腸容易脹氣者,也不宜多吃。

而且,紅棗糖分高,除了咳嗽生痰者暫時不要食用外,有糖尿病、胃食道逆流者也不宜吃。

月經期間最好少吃紅棗,除了因為有些女性體質較濕熱,經期間易水腫外,還有人可能會出現經血過多。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51340

 

文章標籤

晶懋(大直)衛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絡拳教學!振盪、打氣不打瘀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報導,記者陳俊吉/攝影,示範/蔡淑容,講解/何明亮老師,資料來源/經絡拳學校】

經絡拳學校副校長何明亮說,養生重在解決「氣病」而非「瘀病」,皮膚的排毒只有一種,微微排汗,而非微微排血或排瘀。

他說,打出淤血,不等於排毒,排毒應是透過身體自然管道,從內在臟腑排出,如流汗、排便、涕淚,拍打到淤青,並無法排毒,反而是在經絡上「製毒」,不通則痛。

至於常見的刮痧、拔罐或刀療,目的在解淤,但長期用外來物如罐子、刮痧板等,去刺激皮膚,可能會造成皮膚纖維化,或深層肌肉群失去彈性,反而不利排毒。

經絡拳養生學的理論是「打氣不打瘀」,重「振盪」而非拍打。何明亮說,經絡氣不通後,有可能逐漸形成各式各樣的病,其中一項叫「瘀」,只要透過適當休息,「瘀」就會透過人體的靜脈系統代謝;任何「瘀」透過振盪「肝經和肺經」可獲紓解。

拍打的療效原理是「散」,當身體有明顯熱症的時候,才要「以拍解熱」;嬰兒喝奶後,才要「以拍化噎」,這是一種緩和的作用而不是治療。拍打不能夠作為長期的養生保健方法。

打氣

養生處方:打氣最快速方法,是振盪「命門區」(背後第二、三腰椎間,約與肚臍平),命門區氣不足,則腰桿挺不直。

注意事項:振盪前,宜確認無腰椎退化或骨刺問題。

方法:

鳳拳握法:手掌心面向自己,握拳後即為鳳拳。

1.先以掌根搓熱命門區。

2.以鳳拳振盪命門區100下,命門區會由刺痛到溫熱。

振盪距離:身體壯碩者,以3040公分距離振盪,身體纖細者以1020公分距離振盪。

養氣

養生處方:基本概念是身體微熱,這種溫熱、紅潤可表現在皮膚上,提升體內熱能,稱打氣,維護體外溫熱,稱養氣,像適度慢跑、瑜伽伸展是養氣,但過度會變耗氣。

身體可快速提升體溫,在恥骨上方的小腹區,又稱「丹田區」;靠近恥骨的「小腹區」,則是養氣的發動區,一般人常因內衣或腰帶,束縛了小腹區養氣的功能。

方法:

虎拳握法:握拳後,虎口處即為虎拳。

1.以「虎拳」振盪近恥骨的小腹區100下。

2.可用跪姿打法,或用微蹲馬步打法,體質弱、平常四肢較冷者,宜以跪姿,氣才能向上;體質較燥熱者,可用微蹲馬步打。

3.打完後臉會變紅潤,額頭微汗。

活氣

養生處方:重點胸口的「膻中區」(前胸兩乳之間,第五胸肋上)。因為多數人處在壓力下,無法自然深吸氣,也不能輕鬆把氣吐盡,只有氣吸吐得輕鬆,氣才會活絡,放鬆胸口的膻中區,能讓氣的吸吐自然。但年紀大者或有心血管疾病,不宜過度振盪。

方法:

鼓拳握法:即手握虛拳,以第二、三指骨的骨節振盪。

1.以「鼓拳」輕敲膻中區的胸骨100下。

振盪聲音:振盪聲音愈清脆響亮,氣就愈充盈活絡;聲音愈沉,代表氣愈悶。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5/347372

文章標籤

晶懋(大直)衛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IC  喜客  304不銹鋼五金配件

不銹鋼平置物架  083.4511.jpg

不銹鋼三角置物架  083.4512.jpg

單層三角轉籃  083.4507.jpg

雙層三角轉籃  083.5207.jpg

雙層橢圓置物架083.5208.jpg

雙層正方置物架083.5206.jpg

橢圓置物架  083.4508.jpg

正方置物架  083.4506.jpg

提供專業的浴室規劃、給您專業的優質服務、歡迎來店參觀選購

晶懋(大直)衛浴  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12號  電話:2532-2128

交通:捷運大直站 1號出口

文章標籤

晶懋(大直)衛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ARAT  凱樂   防水浴櫃組

K1934.jpg

.瓷器特點:
-
皆為1250度以上全瓷化燒製而成,盆堅體固。
-吸水率為0.5mm以下 (中華民國CNS標準為3mm以下)
浴櫃特點
-
採用法國de.luxso不鏽鋼門鉸鏈,全球唯一100%防水不鏽鋼門鉸鏈。
-緩關,有效降低關門嗓音。
-門把超厚氧化處理,耐腐蝕耐劃傷。
-浴櫃全櫃身及門板採用100%防水PVC發泡板。
-門板六面烤漆,側板五面烤漆,不是貼皮。
-先將板材上漆後再組裝成浴櫃。

提供專業的浴室規劃、給您專業的優質服務、歡迎來店參觀選購

晶懋衛浴    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12號       電話:2532-2128

文章標籤

晶懋(大直)衛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洗衣店還厲害!22個實用洗衣小技巧

VOGUE | 華人健康網 – 2016年3月28日 上午8:02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VOGUE】每次穿淺色的衣服都要小心翼翼,吃東西都要特別小口、特別優雅,怕一不小心沾到就洗不掉了。現在開始別擔心!以下教你22招清潔衣物的小技巧,趕快收藏起來,以後吃飯就可以不計形象大口吃啦!

技巧1/白色衣服沾到火鍋油漬

吃麻辣鍋最怕湯汁噴到衣服了,不過其實只要在牙膏中加一點水,均勻塗抹在汙漬上並輕輕搓揉,等待白色泡沫覆蓋整個汙漬後,再用清水沖洗乾淨,衣服就恢復原本的潔白囉!

技巧2/衣服有異味

衣服被壓在衣櫃內的底層久了又沒有通風,難免會有潮濕的味道。此時,只要將有怪味的衣服泡在201的白醋與水中,浸泡10分鐘再以常規清洗,就不會有異味了。

技巧3/除去殘留洗衣粉

在清水投洗的倒數第二遍用1001的的白醋水先浸泡5分鐘,再以清水洗乾淨,洗衣粉就不會殘留在衣服上。

技巧4/衣服上有筆跡

要將衣服上不小心劃到的筆跡洗乾淨有兩招,分別是:

1.二鍋頭(一種高粱酒)+水,將有筆跡的地方泡在裡面,然後正常搓洗就可以了。

2.將牛奶倒在筆跡處,反覆搓洗,就能去除筆跡。

技巧5/沾到醬油

有兩招可以除去醬油漬,分別是:

1.將衣物用水浸濕,在汙漬處灑上白糖直接搓洗、漂淨就完成。


2.將小蘇打粉塗在浸濕的汙漬處,待十分鐘後再用清水漂洗,便能除去。

技巧6/衣服上油漆

若是水溶性油漆如:水膠漆、乳膠漆,以及家用內牆塗料,只要及時用清水清洗便可洗掉。或將香水噴在沾了油漆的衣物上,輕輕搓揉,再用清水漂洗即可。

技巧7/青草漬

到戶外野餐難免會沾到草地上的青草漬,不過別擔心,只要用100g食鹽+1000g水調和,將衣物放至鹽水中浸泡十分鐘再清洗,就能輕鬆將草漬洗乾淨。

技巧8/衣物染色

在洗衣機裡用溫水進行漂洗時,加入適量的漂白水,漂洗大概25分鐘。晾乾後衣服就會恢復原本亮麗的色彩。

技巧9/讓衣服不掉色

將新買的衣服浸泡在鹽水中,不需要泡太久,再以清水洗淨,晾乾後就不易掉色了。

技巧10/清洗血跡

清洗血跡最忌諱用熱水!剛沾上的血跡用冷水或鹽水清洗,再用肥皂搓揉就能洗淨。若時間過長,可以用10%的氨水或3%的雙氧水浸泡,再用冷水加強清洗。用硫磺皂搓洗也是個非常不錯的方法。

技巧11/藥膏

使用酒精加上幾滴水,在藥膏處搓洗後再以清水漂洗,就能去除。也可以用小蘇打粉灑在汙漬處,加溫水搓揉即可。

技巧12/衣服泛黃

衣服會發黃,多半是螢光劑減弱的原因。將洗米水與橘子皮放入鍋中加熱煮沸,在將泛黃的衣物浸泡在其中,搓洗後就能讓泛黃的衣服恢復潔白!

技巧13/汗漬

大量運動後流汗所產生的汗漬含有脂肪,容易在衣物纖維內產生凝結。可以在洗滌時加入兩匙的氨水,浸泡數分鐘後搓洗一下,再用清水洗淨即可。

技巧14/啤酒漬

若是新沾上的啤酒漬,用清水就能輕鬆洗掉。陳年的酒漬則可以在清水洗滌後,再用2%的氨水和硼砂混合後搓洗,最後以清水洗淨就能清除。

技巧15/沾到果汁

新汙漬可以立即用食鹽灑在汙漬處,輕輕搓揉,再用水浸濕並泡入洗滌劑中洗淨,或是用肥皂就能洗除。若衣物中含有羊毛,則可以用酒石酸清洗。將衣物在3-5%的次氯酸鈉中浸泡1-2個小時,再刷洗、漂淨,就能去除陳年的汙漬。

技巧16/毛料上印泥汙漬

當毛料的衣物沾上印泥時,應先用熱水和肥皂搓洗,再用清水洗淨即可。千萬避免使用冷水,冷水會使顏色浸入纖維,便很難再洗掉了。

技巧17/口紅印

若衣服上不小心沾到口紅印,只要用汽泡礦泉水或是調酒用蘇打水,倒在乾淨的布上,輕輕拍在口紅印上,就能輕鬆去除。

技巧18/茶、咖啡漬

若是剛沾上的汙漬,利用70-80%的熱水洗滌就能去除。舊的茶漬可以用高濃度鹽水浸泡洗淨。舊的咖啡漬可以用3%的雙氧水溶液擦拭,再用清水洗淨;或在汙漬處塗上甘油,再灑上硼砂,用清水浸洗;也可以用稀釋的氨水、硼砂加入溫水中擦拭。

技巧19/蠟燭油

先刮除衣物表面的蠟質,再用兩張衛生紙分別放在衣物的上方和下方,用熨斗燙過兩三次,熨斗的熱會把纖維內的蠟質溶化,而融化的蠟油會被衛生紙吸收掉。反覆多次就能將油印去除。

技巧20/黏到口香糖

將沾到口香糖的衣物用塑膠袋包好,放入冷凍庫中,待半天等到口香糖變硬後,輕輕搓揉就能輕鬆將口香糖去除。

技巧21/白球鞋清洗

先將鞋子刷洗乾淨,把洗好的鞋子泡入啤酒中大約三分鐘,再將洗好的鞋子鋪上衛生紙並放在陰涼處晾乾,就能恢復潔白。

技巧22/毛巾

只要在洗毛巾時加入鹽巴搓洗,再用清水洗乾淨,就能除去毛巾濕濕黏黏的感覺。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4/37353

 

 

文章標籤

晶懋(大直)衛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免治馬桶洗錯順序…她發炎血尿

2016-03-01 03:27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台北報導

使用免治馬桶,一定要坐滿、坐好,以方便水柱對準。一名四十多歲熟女近來深受小便刺痛、頻尿與血尿困擾,醫師仔細詢問,才發現該熟女裝設免治馬桶加強清潔,但沖洗肛門沒對準,反將糞便與病菌沖洗到尿道口,導致感染。醫師建議,使用免治馬桶應調整坐姿,將馬桶座坐滿,別讓水柱經過肛門後再往尿道噴。

收治上述熟女個案的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學及婦女泌尿科主任陳煜指出,泌尿道感染不論男女,但臨床有不少四十到七十歲女性出現感染症狀,卻無憋尿、糖尿病等危險因子,仔細追問,常是免治馬桶使用不當惹禍。

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也曾收治一對陰道反覆發炎的母女,輾轉求診才發現,母女使用免治馬桶沖洗後,沒有擦乾,私密處長期悶熱潮濕,導致黴菌感染,兩人停用免治馬桶一段時間,症狀緩解。

陳煜說,女性如廁時,擦拭方向應由前往後,使用免治馬桶也應調整坐姿,將馬桶座坐滿,不能只坐一半,才能對準水柱;同時,別讓水柱經過肛門後再往尿道噴;應先沖洗後方肛門,再沖洗前方尿道。郭安妮建議,私密處每天清洗一次即可,過度灌洗反而會破壞陰道酸鹼值,容易引發感染。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育倫指出,女性肛門與陰道、尿道接近,大腸桿菌易上行感染,導致泌尿道或骨盆腔炎,建議女性要注意私密處清潔,若使用護墊也要常更換。

此外,最近從春節到二二八連假,因塞車、瘋打牌、打電動、看電視追劇而憋尿者不少。書田診所院長蔡培斌指出,最近急性膀胱炎及泌尿道感染患者增加二成。蔡培斌說,泌尿道感染使膀胱功能變差,導致頻尿、解尿困難,若感染往上至腎臟,還會引發腎臟發炎。

避免泌尿道感染,蔡培斌建議,千萬別憋尿,每天至少喝水一千到一千五百西西,尿液應保持清澈淡黃色,並保持正常作息維持抵抗力。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532832

文章標籤

晶懋(大直)衛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學經絡減重!吳明珠:揉推小腿肚消脂

──【女中醫養脾養生術】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6年1月4日 17:57

經絡減重廣受肥胖男女所青睞,中醫師指出,身體會生病、肥胖,都是經絡出問題,氣血不通塞住了,才會顯現病症,建議平日可推揉小腿肚,或是按足三里穴,健脾消脂,促血氣流通,達到瘦身保健的效果。

女中醫師吳明珠在新書《吳明珠教你養好脾 35歲就像25歲》中指出,強化肌肉就是鍛鍊脾經,脾經指的是足太陰脾經,循行的方式是從腳走向頭部,經過腿部內側,以及胸腹部等。與脾經相關的器官有脾、胃、心,所以,它才具有統血、升清降濁、運化等功效。

經絡消脂健脾 改善婦女病

基本上,人的脾經只要順暢,有好的氣血流通,面色就會紅潤,肌肉豐滿,胸挺臀翹,全身皮膚緊實;但如果脾出問題,脾經不通暢時,運化無力,則四肢營養吸收不到,將導致面黃肌瘦,虛胖體質容易出現。

一般而言,脾經只要血氣足,運行順暢,不僅容貌不老,經期順暢,甚至婦女病也不會來煩人,民眾平日可以藉著按壓或敲擊方式,針對經絡穴位來加強保養與強化,只要能夠尋找到痛點,自我調節,可做為保養青春不老之法。

《足三里穴:瘦身消脂抗衰老*》

位置:腳外側膝蓋下3吋(4橫指),脛骨外側約1橫指處正坐,膝蓋成90 度直角,以自己的手掌按在手掌同側的膝蓋上,虎口圍住膝蓋上緣,大拇指以外的四指朝下,食指按住膝蓋下的脛骨,中指指尖處即為足三里。

功效:每日早晚可按壓20 次,配合呼吸,對抗衰老及下半身減重有功效。

《按摩推揉腹部:增脾胃功能》

按摩:雙手先搓熱,左手按在腹部, 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在左手上,以順時針方向,先輕後重按摩50下,再以逆時針方向按摩50下。

揉壓:以手指頭抓著肚子的肉,沿著肚臍的周邊順時針揉壓,力道要大一些,有痛感即可,因為這裡脂肪多,須要多一點力道才能按到穴位。

功效:腹部的保健,對於脾胃有著極大幫功,一來很多重要經絡都通過此處,也有很多的穴位在肚子上,所以,平時只要有空多按摩,以順時鐘的方向去推揉,都能改善脾胃功能。

《按摩推揉小腿肚:養脾健胃》

推揉:每天起床跟睡前,花個10分鐘按摩推揉小腿肚,力道要大一些,因為小腿肚的肌肉比較結實,沒有力道就無法按到穴位,不要怕痛,才會有效果。

《小提醒》:如果抓穴位怕會不準確,沒關係,因為小腿上有3大經脈,有助脾胃的穴道很多,只要有空按摩推揉小腿,尤其是小腿腹,也能達到養脾健胃的效果。


(關鍵字: 吳明珠 , 足三里穴 , 經絡減重 , 揉小腿肚 , 消脂健脾 )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188/33915?page=3

文章標籤

晶懋(大直)衛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